哈尔滨工业大学
哈尔滨市

人气值:5454

普通本科
理工类
公办
双一流
官方网址: http://www.hit.edu.cn
官方电话:0451-86414671,0451-86414771
电子邮箱:

材料物理
专业剖析
材料物理专业以先进功能材料与器件为中心,主要研究和传授先进功能材料与器件相关的基本原理、基本方法,围绕先进功能材料及器件的设计、制备、表征与应用,培养学生开发先进功能材料及器件的科研能力和科学素养。

材料物理专业始建于2000年,依托于依托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点,其前身系1988年批准设立的金属物理硕士点,于1998年被批准为材料物理与化学博士学位授权点,2002年被评为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,是“211”工程和“985”工程首批重点建设学科,2020年被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,具有硕士、博士学位授予权。



人才培养
本专业面向先进功能材料及器件国家发展战略和国际发展前沿,专业课程设置包括五大方面:物理知识体系、化学知识体系、先进功能材料及器件制备、先进功能材料结构表征、先进功能材料及器件性能测试研究。着力培养热爱祖国、品德优良、身心健康、眼界开阔、创新进取、勇于担当,具有团队精神、领导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,具有宽厚的材料物理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,能够在先进功能材料及器件领域从事前沿科学研究、教学和管理工作,能够解决功能材料及器件领域重大工程问题、带动相关领域科技创新,能够引领材料物理相关领域未来发展的杰出人才。重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,实施“学业导师”制度,使全部学生都能进入导师课题组,参与科研项目,进行科技攻关。专业依托3个国家级和1个省级实验室构建了课程实验和创新实践平台,为拔尖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。多年来本专业为我国先进功能材料、电子信息等行业培养了300余人高级人才,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。

师资情况
材料物理专业拥有一支师资力量雄厚、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、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学与科研队伍,专职教师18人,其中教授10人、 博士生导师10人、副教授5人,青年教师博士化率100%,留学1年以上教师比例达到88%。目前材料物理与化学系拥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,国家优青2人,青年长江1人,跨/新世纪人才6人,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。近五年来材料物理专业教师发表SCI论文600余篇,其中高影响因子(IF10.0以上)文章50余篇,他引3200余次。在能源材料、功能薄膜材料、纳米材料等方向取得了相当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。获国家科技进步、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、国家自然科学奖以及省部级科技奖励11项,许多成果已编入专业教材并用于教学实践,并应用于纳米新材料、载人航天、国防安全等领域,为我国先进功能材料的研发、应用和工业化起到了重要作用。

课程体系
专业课程设置包括五大方面:物理知识体系、化学知识体系、先进功能材料及器件制备、先进功能材料结构表征、先进功能材料及器件性能测试研究。

科研实践
本专业涉及的先进功能材料研究方向包括形状记忆材料及构件、能源材料及器件、结构-功能一体化金属基复合材料、功能电介质材料及器件、石墨烯及器件、功能高分子材料、生物医用材料及器件等。专业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前沿,立足国防和航空航天,与现代社会各方面息息相关,特色显著。

学生国际交流、留学项目
本专业与国际一流大学看齐。部分课程采用双语教学,定期邀请国际知名学者授课和讲座。鼓励学生本科期间进行短期出国访学、长期的出国交流和联合培养项目。

学生学习、生活
重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,实施“学业导师”制度,第二学年结束学生都能进入导师课题组,参与科研项目。

毕业生去向
多年来本专业为我国先进功能材料、电子信息等行业培养了300余人高级人才,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。毕业生主要出国留学和在企业、政府机构从事研发或管理工作。2018年中国大学专业薪酬最高的20个专业中,材料物理专业位居第2。





国内深造院校:清华大学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、哈尔滨工业大学等。

境外深造院校:美国西北大学、英国帝国理工、日本东京大学等。

就业单位: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、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等。



知名校友
刘礼华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,江苏法尔胜泓昇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

郑玉峰 杰青、长江学者特聘教授,国家杰出青年基金, 北京大学教授

李美成 万人计划“领军人才”,华北电力大学教授

孙 亮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行署副专员

韩晓东 杰青、长江学者特聘教授,北京工业大学教授、固体所所长

甄西合 北京一轻研究院院长、党委书记,北京玻璃研究院院长